乌克兰使用的无人机技术正在改写现代战争的规则。 这些无人机能够低空飞行,成功躲避俄罗斯的防空系统。 而且它们造价低廉,用相对较小的成本就能对重要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
10月11日的这次袭击只是乌克兰系统性打击行动的一部分。 就在同一天,罗斯托夫州的苏科多尔尼亚抽油站也遭遇袭击,其分配器被完全摧毁。 斯摩棱斯克的一家军工厂附近同样传出了至少十次爆炸声,而这家工厂生产的正是俄军频繁使用的Kh-59导弹。
这些袭击对俄罗斯能源系统造成了实质性打击。 最新卫星图像确认,遭受袭击的苏科多尔尼亚抽油站已经停止运行。 而乌法炼油厂的火势持续了数小时才被控制住,具体损失程度尚在评估中。
乌克兰方面似乎找到了一种成本效益比极高的作战方式。 用相对廉价的无人机,去攻击对方价值数十亿的关键基础设施。 这种战术正在改变战场态势。
俄罗斯加油站前排起了长队。 在遭受连续袭击后,俄罗斯国内汽油价格在一年内飙升了50%。 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包括禁止汽油和柴油出口,甚至考虑从中国、新加坡和韩国进口燃料。
西方国家的态度越发强硬。 英国、法国和德国领导人发表联合声明,明确表示将把新一批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移交给乌克兰。 这些资金可以直接用于乌军的装备采购和后勤补给。
三国还计划与美国合作,加强对俄罗斯“影子舰队”的制裁。 英国已经率先行动,锁定了数百艘涉嫌帮助俄罗斯运输石油的油轮。
战场另一边,乌克兰国防军继续有条不紊地削弱俄军的战争能力。 他们重点打击能源设施、武器和弹药生产中心。 统计数据显示,乌克兰对俄罗斯炼油厂的系统化打击已经导致俄罗斯炼油量降至每天486万桶,这是过去五年来的最低水平。
俄罗斯原本强大的能源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国际制裁加上乌克兰的远程打击,形成了一套组合拳。 专家分析指出,俄罗斯约40%-45%的炼油产能已受到影响。
无人机呼啸着掠过夜空,它们携带的不仅仅是爆炸物,更是一种新的战争逻辑。 当乌克兰自主研发的无人机能够飞行上千公里实施精确打击时,传统的前线概念正在消失。
在斯摩棱斯克,生产Kh-59导弹的军工厂遭遇袭击。这种导弹曾被俄军广泛应用于对乌克兰基础设施的轰炸。 现在,同样的遭遇落到了自己头上,这种对称性让人不禁感叹战争的轮回。
黑烟、火光、巨响——这些成了俄罗斯腹地的新常态。曾经以为远离战火的城市,现在也不得不面对无人机带来的威胁。 战争以最直接的方式提醒人们:现代冲突中,已经没有绝对安全的后方。
粤友配资-杭州配资公司一览表-配资炒股理财-配资公司是怎么运作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